最近和媽媽聊上了西洋中古教會史
於是Emberto Eco暢銷世界的小說~「玫瑰的名字」(The Name of the Rose
)成了我們的題材
原本想要藉著讀一遍後跟媽媽爭著一個議題(我真是個壞女兒!)
誰知一讀之下,便一頭栽進了Eco編織的中古世紀教會史、神學異端之爭的玄密中
尤有甚者,這是由一連串的神秘死亡帶出的知識性對話
我花了兩天的時間看完,對我而言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
但我絕對相信有其必要...

故事由一樁修道院中神秘的死亡開始
一個聖芳濟修會的修士威廉領著他的見習僧埃森受邀來此調查
卻捲進了一場被連續死亡案隱藏起的真理探索與知識攻防之中

小說的佈局算是龐雜,連續殺人像是一個著火點
引發出一重重中古基督教會史上「異端」與「正統」的論戰紀錄。
西元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,歐洲政治權力失去中心,所謂的
中世紀時期大體上以基督教體系維繫社會的基本運作,後期因為城市興起、王權擴張的緣故,逐漸演變成教皇、君王、修道院之間三角緊張的關係
所謂「異端」和「正統」,究竟是教義真理還是權力鬥爭
在中世紀的教會之間,有種難以言喻的詭秘

威廉修士與他的見習僧埃森(本書第一人稱記錄者)在面對著一次次異端的爭辯中也逐漸查出了連續死亡的頭緒
隨著真相的剝露,在這座森然矗立的修院以及神秘至極的圖書室中,真理,可以,或者說結果,能成為被顯現的事實嗎?

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闔上書後,我自問了一句



「那來的玫瑰?」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也許,硬要將書名和內容連在一起,原來就非作者的本意
別忘了,他是一個記號符號學家
作者不住在談的,就是符號與符旨間的關係

這部小說,有點難懂
但絕對有趣
媽媽和我最近老在尋找著歐洲改編過的同名電影「玫瑰殺手」

等我找到了,再來分享吧

Comments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