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們稍稍習慣巴黎步調的隔天,
搭地鐵轉了幾站到了pigalle,
想要一路晃到巴黎十九世紀最具藝術氣息的區域Montmartro

原本陰暗的天候似乎也隨著蒙馬特輕鬆的氣氛晴朗起來
差不多四五點的天空,透著令人舒暢的蔚藍



位於巴黎是最高位置的聖心堂


威利特廣場(Sq Villette)的草坪上
躺著好些出來晒晒陽光的人們
也許真是Montmartro的氣氛醉人,
令得這些愜意的人群雖多,卻不顯擁擠


也有些街頭藝術家在此表演起來,
有些縱聲展示自己的天賦
有些拉著民族味十足的手風琴
更有的就坐下來用色彩捕捉著這番景象


於是人群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小眾一小眾的聚集
圍繞著這些單屬於巴黎蒙馬特的浪漫



從聖心堂鳥瞰巴黎市景


我們的目的地是位於蒙馬特山丘上的Basilique du Sacre Coeur(聖心堂)

被法國人稱之為「白教堂」的聖心堂,建於西元1919年
是為了紀念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而建造的「感恩」里程碑

聖心堂建在巴黎的最高點,
從教堂頂望下去,能鳥瞰最佳的巴黎市街景

我倚著石梯的一角,越過那群十九世紀的浪漫望著巴黎市
心緒彷彿隨著街頭藝術家的歌聲飄到了十八世紀末的那場煎熬


現今聖心堂附近的愉愜意完全看不出一絲當年普法戰爭的激烈
但從聖心堂的建築重點,卻能窺見由於戰爭而產生濃重的信仰意含

十八世紀末的巴黎市民在戰爭中嚐盡了死亡逼近的威脅,
史書上記著當時普魯士大軍壓境的巴黎,糧食枯絕,餓死者大有人在
也就是因為在生死邊際間掙扎過,
所以當法國獲得勝利後,巴黎人為了感謝上帝的恩典
而建造了聖心堂

除了那令人望之難忘的白色圓頂
教堂正門口上方的耶穌雕像和一幅幅福音書中基督生平的浮雕
像是時時提醒著人們,
他們的痛苦是被主耶穌基督所擔當,所承受的
他們的勝利不是倚靠勢力,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

這樣令人動容的一間教堂,
是因為建造的目的不是為了堆砌人的名譽,而是高舉了神的恩典


在巴黎市的最高點,有著一塊屬於恩典的標記。

Comments (0)